2025-05-05

抗击疫情 九三学社社员在行动(十一)——社员自述: 在核酸采集点的一天

来源:  发布时间:2022-05-09点击数:563

   我叫隋鑫,是宽甸支社社员,来自宽甸县中心医院。这些天我的工作内容比较简单,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,5点吃完早餐,就要到位于鸭绿江村的核酸采集点。我和我的11名同事只有一个任务:就是支援振安区鸭绿江村9个村民小组、2500余名村民的核酸采集工作。今天是我在这里的第5天。

“同饮一江水,共护丹东城”

4月27日,是我们支援核酸采集的第一天。当地的干部和志愿者对我们都很好,防疫物资都是紧着我们医疗支援人员先用,遇到事情都积极为我们协调、沟通、解决,配合的比较顺畅,我们的核酸采集效率不断提高,从第一天的12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6个小时。当地民风淳朴,让我们工作的每一天都感觉非常温暖。

扫码、登记、采样……这些动作每天要重复上千遍,有时候腰累得直不起来,这就是我们在前线医护人员的常态。长时间身穿防护服,汗水会顺着脖子往下淌,脸上烙下深深的口罩印,手套里的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、发皱,但我们依然坚持。

医护人员、警察、社区工作人员、志愿者……每个岗位的人都很辛苦!但这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,只为了能更快、更好地去对抗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!

“有时候需要跪着采样”

每天我们还要上门为行动不便的、重病的老人核酸采样。每到一户居民家中,志愿者都会亮明身份。征得同意后,对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询问,然后开始采样。打开采样箱、消毒、采样、再次消毒……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操作。当然,还要叮嘱他们做好日常防护和居家消毒。

有的时候我们得跪在炕上采集。鸭绿江村面积很大,每天都要走很多路,说是上山下河翻山越岭也不为过。

我们对当地并不熟悉,走村串户、协调沟通……当地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多帮助,我们成功地融成了一个团队。

“疫情不退,我们不退”

我愿做那向上的光,永远充满希望,逆行而上。每天起来听到同事手机里放的这句歌词,我都充满力量。最大的希望就是疫情快点结束,大家都可以去见想见的人,去吃想吃的东西,过好每一天……

人们都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。是啊,村民们看不到我的样貌,也不会记住我们的样子,但有一天我们追忆的时候,会想起为这座城市“战斗”过。丹东这座城市很美,平时没有时间去看一看。虽然它按下了“暂停键”,但我们的付出,更多人的付出,就是它的“快进键”。

是啊,不用看清我的样子,因为我只有一个名字,中国医生。

(来源:赵福来、乔红)